注塑技术在过去25年里取得了巨大飞跃,从原先的基本注塑到充分利用塑机做出尽可能多的加工。包括采用自动化技术取出零部件和进行组装,双射成型,甚至在模内组装零部件。
现在,在许多注塑工厂里,再也看不到检查部门经常把零件从生产线上取下进行测试,而是由一名操作人员负责这一切,并安装模内传感器辅助检测,在模具开启之前就能知晓零部件是否合格。
注塑成型机已成为生产车间的控制中心,辅助设备、材料处理设备和其他设备都连接到机器控制器中。这是从1989年开始不断演进的一项革命。
过去25年里,注塑领域发生了三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变化:全电式技术、双板塑机和无拉杆塑机。无拉杆注塑机诞生至今已有25年了,今年正好也是《塑料新闻》的创刊25周年。
这三项技术都不如William H. Willert在1952年发明的往复螺杆那样具有革命性意义,但全电注塑机的长期影响更为人们所熟知。往复螺杆是一项具有广泛影响的史诗般的变革,去掉了柱塞,可在化妆品包装等应用中营造大理石纹效果。数十年后,柱塞在一些大吨位塑机上找到新的用武之地,可用螺杆填充注射缸,然后柱塞会将其推到模具中,这是后话。
我们来看看这三项技术的发展历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