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,目前国资委确定了下一步的国企改革重点,央企将在分类基础上进行大规模兼并重组,央企数量有望进一步缩减至40家。
宝钢武钢已各成体系,且形成3~5家大钢企肯定需要整合骨干钢企做“架子”。宝钢武钢两个“架子”堆在一起,效果不见得是1+1。
3月份,工信部就《钢铁产业调整政策》公开征求意见,提出进一步组织钢铁行业结构优化调整,加快兼并重组,到2025年,前十家钢企粗钢产量全国占比不低于60%,形成3到5家在全球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钢铁集团。
与此同时,武钢股份董事长此前向媒体表示,中国的钢铁行业若要削减过剩的供应,整合至关重要。中国政府正在制定政策以削减过剩的钢铁产能,包括鼓励钢铁行业的并购。这推升了市场对武钢和宝钢几大钢企可能进行合并的猜想。
不过,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3月23日晚间同时发布澄清公告,否认了两家公司合并的传闻。
兴业证券认为,目前市场不断有各大央企整合传言,包括造船业的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,钢铁行业的宝钢和武钢合并等;尽管当事方都公开澄清传言,但南北车案例在前,同时政府也在大力推进过剩产能整合做强,走出国门,因此市场对相关主题概念股尤为偏好。预计宝钢、武钢合并预期将持续,武钢股份最为受益,对整个行业有利好。
但也有分析人士指出,虽然南车北车案例在前,钢企则不同,宝钢武钢已经各成体系,且形成3~5家大钢企肯定需要整合骨干钢企做“架子”。宝钢武钢两个“架子”堆在一起,效果不见得是1+1。
虽然市场声音不同,但合并预期仍然强烈,而且官方表态也引人遐想。武钢董事长邓崎琳近期也公开表态,武钢正积极尝试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,包括推进股权多元化、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等。关于市场传言的武钢与宝钢合并,从国企改革的大背景及思路(成立国有资本运营/投资平台)、钢铁行业发展历史、微观调研的企业内部看法等综合分析,不排除这种可能性。
邓崎琳同时表示,一旦合并发生将对公司带来实质性利好,比如减少恶性竞争、拳头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提升、全国范围内的资源整合、技术及管理共享等诸多方面。随着中央巡视组在4月底结束巡视,公司储备的相关转型及改革措施将陆续付诸实施。
今年3月,工信部就《钢铁产业调整政策》公开征求意见,提出进一步组织钢铁行业结构优化调整,加快兼并重组,到2025年,前十家钢企粗钢产量全国占比将不低于60%,形成3~5家在全球有较强竞争力的超大钢铁集团。
武钢股份董事长此前向媒体表示,中国的钢铁行业若要削减过剩的供应,整合至关重要。近日以来,我国政府正在制定政策以削减过剩的钢铁产能,包括鼓励钢铁行业的并购。
据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了解,针对武钢股份和宝钢股份或将合并的传闻,业内分析人士表示短期合并难度较大。
宝钢股份是我国最大、最现代化的钢铁联合企业,在国际钢铁市场上属于世界级钢铁联合企业。公司专业生产高技术含量、高附加值的钢铁产品,采用国际先进的质量管理,主要产品均获得国际权威机构的认可。
在成为中国市场主要钢材供应商的同时,宝钢股份产品出口到包括日本、韩国等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。公司具有雄厚的研发实力,从事新技术、新产品、新工艺、新装备的开发研制。《世界钢铁业指南》评定宝钢股份在世界钢铁行业的综合竞争力为前三,是未来最具发展潜力的钢铁企业。
而武钢股份是由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控股的、国内第二大钢铁上市公司。拥有当今世界先进水平的炼铁、炼钢、轧钢等完整的钢铁生产工艺流程,钢材产品共计7大类、500多个品种。主要产品有冷轧薄板、冷轧硅钢等,商品材总生产能力1000万吨,其中80%为市场俏销的各类板材。
武钢股份先后有100多项产品获全国、省、部优质产品证书,重轨、板材获湖北省名牌称号,产品实物质量达国际先进水平产量比为64.07%。中国上市公司50强和综合经济效益前20名,沪深十大上市公司之一。
中信证券研报显示,国内主要钢铁集团资源禀赋突出,钢铁与非钢业务均有优质资产注入可能。宝钢、武钢、东北特钢集团均有望进一步助推各自上市平台实现高端材料的延伸;同时宝钢、武钢、首钢与河北钢铁集团有望借助上市平台引领区域内的产能整合。在国企改革方面,宝钢与东北特钢集团已在上市平台逐步实施股权激励,武钢、首钢、河北钢铁集团有望在今年加速国企改革进程。
国金证券分析师杨件认为,14年以来钢铁板块33家公司中至少一半以上实施了股权激励、员工持股、资产注入、收购、增发等相关的转型和改革措施。作为传统行业代表的钢铁企业,在当前国企改革及牛市大背景下,实施改革和转型的充分必要条件都已具备,武钢亦不例外。
武钢董事长邓崎琳近期也公开表态,武钢正积极尝试发展混合所有制改革,包括推进股权多元化、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等。关于市场传言的武钢与宝钢合并,从国企改革的大背景及思路(成立国有资本运营/投资平台)、钢铁行业发展历史、微观调研的企业内部看法等综合分析,不排除这种可能性。
邓崎琳同时表示,一旦合并发生将对公司带来实质性利好,比如减少恶性竞争、拳头产品的市占率提升、全国范围内的资源整合、技术及管理共享等诸多方面。随着中央巡视组在4月度巡视结束,公司储备的相关转型及改革措施将陆续付诸实施。
然而,宝钢股份和武钢股份,3月23日晚间同时发布澄清公告,否认了两家公司合并的传闻。
对此,兴业证券则认为,目前市场不断有各大央企整合传言,包括造船业的中船重工和中船集团,钢铁行业的宝钢和武钢合并等;尽管当事方都公开澄清传言,但南北车案例在前,同时政府也在大力推进过剩产能整合做强,走出国门,因此市场对相关主题概念股尤为偏好。预计宝钢、武钢合并将持续,武钢股份最为受益,对整个行业有利好。
当然,市场对此也有不同声音,有多位业内人士对《每日经济新闻》记者表示,文件显示出决策层推进国内钢铁企业兼并重组的决心,但从市场格局、重组后管理难题等方面看,宝钢、武钢此类大型钢企要实现实质性兼并重组存在较大难度。
近两年持续低迷的钢铁板块业绩尽管在2014年表现不俗,但今年一季度再度出现分化迹象。行业龙头宝钢股份在2014年净利润持平,在一季度微幅增长;武钢股份在2014年及今年一季度均出现不俗增长;而鞍钢股份一季度同比降幅高达93.36%。但即使净利润增幅较明显,武钢股份在2014年的营业总收入仍出现同比小幅下降,今年一季度更是同比降幅逾三成。